首頁 > 行程攻略 > 雄鎮北門/高雄包車旅遊

雄鎮北門/高雄包車旅遊

  • 雄鎮北門/高雄包車旅遊
商品圖像
  • 商品資訊

    雄鎮北門為哨船砲臺之門額題字,這座小型砲臺於清光緒元年建造,為國家國家三級古蹟,與港口南岸的旗后砲臺同時期建成,互為犄角,共扼打狗港,大砲今已不存,只剩弧型砲座,城門額「雄鎮北門」字體碩大,筆力雄渾,與宏偉城門相互輝映,頗令人發思古之幽情。 
     
    砲臺城門以紅磚砌成,其上有五個雉堞,雉堞有窺孔,城門上可容數人站立。至於兵舍則採地下化,在入口斜坡兩側地下設置兵房及貯藏庫。砲臺四周的厚牆以三合土與海邊的石疊成,形狀頗不規則,配合地形高低起伏,砲座前的牆垣使用版築法,外表上尚可見到一層一層的痕跡。 
     
    哨船頭與旗後砲台同時期建造,門額上題「雄鎮北門」,砲臺門有如一般中國式城門,但不用圓拱構造。已有三百年歷史,是用紅磚、石灰、三合泥砌築而成的城門,臺灣水師左營駐劄臺灣紅毛城地方,分設打鼓及旗後兩汛。清光緒6年(1880)副將王福祿在鳳山建造砲臺三座,一在大竹里打鼓山大棚頂,二在臨海扼要處,三在旗後山巔。清劉銘傳治臺時,曾在鳳山縣建砲臺三座,一為旗後大砲臺,在旗後西南高地;二為哨船頭小砲臺,在打狗街西南地,三為大坪砲臺,在打狗山南腹。 
     
    「雄鎮北門」為打鼓汛砲臺之正門,而砲臺之正門,以「雄鎮北門」名之者,乃因地處要衝,控制海口咽喉,取「雄鎮北門」之義,以示其重要性。

     

  • 商品Q&A

    • 提問者稱呼
    • E-mail
    • 手機
    • 電話
    • 留言內容
    • *驗證碼
上一頁
TOP